Skip to content

0.4 如何学习与实践?

  机械这门学科发展历史很长,很多专业知识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了。但是,学科所涉及到的知识纷繁复杂,想要熟练掌握并融会贯通地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,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

团队协作,共同进步

  在前言和手册编写逻辑中,笔者已经强调了理论指导实践操作、实践加深理论理解——理论实践不可分割的道理。我们应该如何在备赛过程中边学边做呢?自学能力较强的同学,可以很容易地搜集整合信息,将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,在观察、模仿、创新实践的过程中,把脑子里的知识复现一遍。但是自学能力较弱的同学,在理解知识本身进程较慢的情况下,强度较高的设计、加工、装配任务可能会成为一种负担。


成为一个团队

  这个时候,团队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。我们在相互提问、相互督促、一起研讨解决方案的过程中,可以大大提高团队成员整体的学习与工作效率。有了互相帮助的土壤,能力较弱的同学依旧可以取的较大的进步。此外,在分工过程中,同学们能够找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那一部分,各司其职,依旧能够取得非常不错的团队协作成果。

(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)反复试错

  机械设计以及机电一体化设计,需要我们拥有大量的经验积累,这些经验可以来源于网上的文字或视频资料,但能够拥有深切体会的仍然是自己试错的工作历程。我们可以通过他人试错得到一些经验法则(Rules of Thumb),但在入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难免也要犯设计错误和装配上的失误。所以,及时发现错误,进行改正,才能够避免赛场上的灾难。长期的测试、维护工作也属于实践中很重要的一部分,而绝非仅仅停留在设计软件上。对于工科学科来说,实践会让理论知识更能发挥效用。


飞坡翻车步兵

离开课堂

  这个小标题或许有些激进。但是事实上,课堂只是一个辅助教学的场所,而不能完全决定整个学习过程。很多对文本、概念、公式的理解往往发生在课堂之外。对于机械课程学习来说,理论课堂通常不能让我们对知识有深刻的感知。在看书上抽象的剖面图纸、道具坐标系时,是不是想要亲身参观装配体,亲手拿一把车刀进行细致地观察?课堂上对材料、复杂的加工工序感到模糊,生产实习参观工厂的一个小时或许就能拨开眼前的迷雾。

  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,我们只要打开Bilibili,就能看到很多形象的产品拆装、知识解读、经验分享、加工现场的视频。对机构有任何不清晰的部分,可以自己动手绘制进行运动仿真,观察运动特性。这都是我们走出课堂的过程。此外,打开论坛或者飞镖群,我们就能从开源以及群友的分享之中受益匪浅。

Tip

多看开源并和队友讨论是一个效率很高的进步方法。不仅要看懂其他队伍的开源,更需要在思考与讨论过程中做出合理的评价,比较同类开源方案的取舍。优点和缺点有相同重要的参考价值。不同的设计思路、测试方案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。如果有疑问,请积极和开源作者或群友交流,或者在论坛上留言。

保持热爱

  还有什么好说的呢?我相信你加入并留下的理由,必然是对比赛的热爱,对技术的执着。即便进步再慢,困难再多,依旧抵挡不过热爱的力量。如果是为了奖项和加分,成为RM的一份子一定不是划算的选择。


你在为什么而努力?